2024年4月24日,來自中國農業大學Weibin Song團隊于《自然—遺傳學》雜志上發表了標題為“Genomic variation in weedy and cultivated broomcorn millet accessions uncovers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gronomic traits.”的研究成果,通過研究分析雜草和栽培高粱品種的基因組變異,揭示了農藝性狀的遺傳結構。
據介紹,大規?;蚪M變異是作物遺傳育種的基礎資源。
中國北方雜草和栽培種質的地理分布。
紅點代表LR區域中的雜草種質;藍綠色點代表YY區域中的雜草種質;
橙子點代表LP中的雜草種質;藍色點代表栽培種質。
研究人員對1904個高粱基因組進行了平均40×測序深度的測序,并構建了雜草和栽培品種的綜合變異圖。作為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,高粱的核苷酸多樣性極低,連鎖不平衡衰減極快。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12個農藝性狀的186個位點。許多致病候選基因,如決定粒徑的PmGW8和決定穗形的PmLG1,在馴化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選擇特征。雜草品種含有許多有益的谷物性狀變異,而這些變異在栽培品種中基本上消失了。雜草和栽培的高粱采用不同的位點控制開花時間,平行進行區域適應。
總之,這一研究揭示了高粱獨特的群體基因組特征,為谷類作物提供了重要的農業資源。
文章來源:
Lu, Qiong, Zhao, Hainan, Zhang et al,? Genomic variation in weedy and cultivated broomcorn millet accessions uncovers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gronomic traits.DOI: 10.1038/s41588-024-01718-6,Nature Genetics:最新IF:41.307